谨以此片献给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辛亥革命先驱——石瑛(电视专题片解说词送播搞)
在海峡两岸同时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
(原声: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追忆起孙中山先生的一位亲密盟友,最坚定最忠实的追随者,辛亥革命先驱--石瑛,是更加倍感崇敬,无比深切感人!
石瑛,字蘅清,名顺松,1878年出生于新庄坪庄,祖籍兴国州永福里朱家畈(今为阳新县王英镇),为石氏登公裔第八十四世;祖父石凌云,父亲石怀澍,均为儒学书香世第.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
幼时的石瑛,聪慧惊人,勤奋好学,过目成诵;1903年春二十三岁考取兴国州州试第一名,同年秋,参加武昌府府试, 考取举人。
在他一举成名,本可更进一步进京考取功名做大官、发大财的时候,他看到清末统治的腐败无能,被列强瓜分、满目疮痍的国家,民不聊生的黑暗落后社会,而立下大志,盟誓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与居正.田桐等十四人在武汉黄鹤楼盟誓结为兄弟, 为复兴中华而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 这是石瑛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和新起点.
辛亥元勋 革命先驱
1904年,石瑛抱着“振业崇武,富国强兵”的理念,从而达到“驱逐列强,兴我中华”的奋斗目标,来到比利时皇家学院学铁道,1905年转入法国海军学校学海军,1907年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海军制造,并获全英高校统考“超等文凭”。
石瑛在欧洲留学期间,积极迎接孙中山先生赴比利时宣传革命,号召留学生加入“革命团体”,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建同盟会欧洲支部,并主要负责为国内革命活动筹款。1909年陪同孙中山先生在伦敦宣传革命,积极奔走争取海外华侨等多方面的经济资助,支援国内革命武装。他俩同居一室,省食简居,节省开资,艰辛备尝。在他俩共同生活的三个月中,受益如同“稻麦灌浆”,对孙先生的思想、道德、学识、人格体会良深。石瑛由“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坚信在孙中山的带领下,中国一定能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三民主义”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更从孙中山身上确证:伟大人格的建立,于革命者而言乃是“精神中之精神”。这种思想铸熔成他一生思想精神的核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策划领导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远在海外的孙中山和石瑛等革命党人万份欣喜 ,他们一起聚会庆祝“清王朝”的覆灭和即将诞生的“中华民国”。11月底孙中山回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石瑛于12月也应召回国 。1912年元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
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石瑛学过海军,被派往烟台任都督,不久奉调回南京任孙中山大总统军事秘书兼全国禁烟总理.
1912年,由于北洋军头目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职位,石瑛也辞去禁烟总理之职后返回武汉,任湖北同盟会支部长;后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石瑛转为国民党党员.
1913年石瑛当选湖北省议员和国会众议员.在第一届国会上,他与革命党人一道提案要求袁世凯罢职,发表“讨袁书”. 积极投入“二次革命”和“护宪”斗争之中.
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石瑛则重返英国,担任“同盟会”伦敦支部长.同时入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冶金专业。他边学习、边打工、边革命 。他的目标、动力、志趣都是以国家为唯一,从学铁道、学海军、学海军制造到学冶金无不以国家需要为选择,他是个彻底的爱国者.
在二次出国留学期间,他曾在德国一家兵工厂实习,任工程师。他懂多国语言,做过战地记者,这一切都是为了熟悉国外先进武器装备.他深知:革命必须强兵,强兵必须要有先进武器.同时他注重研究西方文化、政体、社会,以探索西方之所以强盛的原因---盖因国家重视教育,民智开启,文明兴盛,愚昧尽扫,明法理、知荣辱、博上进、求自强,有此等民众何国不强乎?反思我华夏民族原本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操守准则, 主张应先在官员中力倡“仁、义、礼、智、信”,以带动民风改善,亦应对其充实新内容,倡导---大公无私之为仁,舍己为人之为义,修齐平治之为礼,顺时革新之为智,平等待人之为信.同时强调法制昌明,这样,中国强盛令世界瞩目之时代又何患不能尽快到来?
1922年初夏,在北伐战争开始之时,石瑛决定东归回国,来到广州,为振兴中囯的钢铁工业,走“实业强国”之路. 个人将在德国兵工厂任工程师的积蓄投资兴办“钢铁机械厂”。但正当钢铁机械厂投产之时,却被叛军陈炯明的大炮夷为平地.之后孙中山也被困于永丰舰53天,石瑛伙同居正等四人冒死坚持给永丰舰送给养,谋划、保护孙先生脱险.
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在孙中山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对国民党的改组,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国共合作,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石瑛被选为25位中央执委之一.当时毛泽东也被选为侯补执委之一.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去世,他的灵柩是由特别亲近的人轮流抬行的,石瑛与汪精卫、孔祥熙、宋子文、林森等8人抬的第一程.
1927年6月,在北伐战争风起云涌之时,石瑛出任上海兵工厂厂长,源源不断的为北伐战争提供武器弹药.
石瑛从一个清末举人、普通的留学生到成长为中国第一代革命发起人、推翻满清王朝的功臣之一,紧密跟随孙中山先生,忠实于“三民主义”,是革命先驱.他一切从国家、人民利益出发,脑海里时刻想的是国家和人民,一切只为强国富民 ,这在他以后的从政生涯中也得到了突出体现和实践 。
勤政为国 民生为本
石瑛先生的从政生涯曲折而辉煌,他坚信“三民主义”,深爱国家,忠实于人民.
在1912年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担任总统军事秘书兼全国禁烟总理;
1928年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
1930年12月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1932年任国民政府南京直辖市市长;
1935年7月任国民政府铨叙部部长;
1937年再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
1939年就任湖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
石瑛在任湖北建设厅厅长期间,与省财政厅长张难先、民政厅长严立三紧密团结协作.三人时称“湖北三怪”,亦有“湖北三杰”之称.他们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这块辛亥革命发源地,义不容辞,千钧在肩.从规划、人才、资金着手,将水利建设作为突破口,筹资整修长江堤坊,开发交通、通信,农业、工矿,以市政长远规划建设为要点,筹划设计武汉长江大桥。重视教育,落实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址;发展工商业,扶持农村农民;当时李宗仁代总统评价“开创了湖北政治经济史上之新纪元”!
在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时期, 在资金十分困难紧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聘请多方面专业人才 ,完成钱塘江大桥、杭州至江口铁路、杭州电厂和杭州自来水厂四大项目工程。“水漫金山” 的西湖水患也得以彻底治理。
在任南京市市长时,更以“民生主义”为执政理念,以建设廉政政府为目标,精简机构,节省财政开支.
开源节流,治理整顿税收,重点对准富商巨贾、官商、买办、洋行和大房地产商 ,而对于小工商户、小商贩则减免税收,“放水养鱼”,发展生产,维护民生.
深入城市、郊区、农村调查研究,切实解决民生疾苦问题.
通过贷款、救济、提倡购买国货、抵制日货等措施,扶持救活了千万个中小工商户,亦使濒临破产的市郊农村经济恢复生机.
全力解决贫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为贫民建廉租房,当时南京下关、中华门外的廉租房一片一片的拔地而起,并且还为他们免费治疗疾病.
他不畏权贵,整顿税收从国民政府要员林森、孔祥熙开刀,为争取中央政府下拨建设项目专款一事与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大吵拍桌子,为抵制迎接日本访问团而反对当时的行政院长汪精卫媚日,愤而辞去南京市长职务。
他自己以身作则,不谋私利,不利用职权安置和照顾亲友,自己节衣缩食,身穿国产土布长衫,脚穿布鞋,人称“布衣市长”,是“民国第一清官”。
复兴中华 教育为先
石瑛一生的心结就是推翻满清腐朽没落统治,复兴中华.而中华复兴必须教育先行,必须使国人提高文化素养,崇尚科学技术.
他自己率先垂范,在清末考取举人后,入张之洞创办的新学院学外语、学理工科,先后两次留洋多国共十七年,学铁道、冶金化学、採矿、海军及海军制造等,他精通英语,会德语、法语及多国语言,在全英统考获得英国颁发的“超等文凭”,成为学贯中西的学者.
回国后任过北京大学教授;
历任民国元年建立的江汉大学校长;
历任原囯立武昌大学(现在的武汉大学)校长,是武汉大学创始人之一,为武汉大学前任校长;
在任武昌大学校长期间, 他除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更注重育人和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聘请众多知名教授,提倡多讲西学和新学,反对保守;组建文哲院、理工院 ,与李四光等名人名师一道筹组研究生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招收研究生。在短短一年内,使武昌大学由一所師范院校改造发展成为了一所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
在担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期间,亲自出马做罗家山长老的工作,说服其将他们的祖坟山和“风水宝地”卖给政府修建武汉大学.他们先是不管多少钱也不卖,后在石瑛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感化下,他们终于开明大义、分文不取,无偿的献出了这大片“风水宝地”.现在的武大是何等的壮观、气派、美丽,为中华掘起培养了多少人才!
他在担任南京市市长时,更是注重发展中学教育,普及小学教育,将私塾的优良者改造为小学,开办义小40所,免费招收失学儿童.
在重视儿童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社会成年人文化和扫盲教育,开展识字运动、卫生运动、国货宣传、禁“烟、赌、娼”三害运动和新生活运动,最早倡导“精神文明”建设,扫除从官场到民间的“贪横”、“狡惰”、“蔽塞”、“野蛮”,他认为人民道德、精神建设重在官员的表率,官德乃社会道德之中坚,要求公职人员养成“清廉高尚的人格与爱国爱民之蓬勃精神”.
联共抗日 团结为上
石瑛先生因早期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投入辛亥革命,后转为国民党党员.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持农工”的政治理念是一贯坚决拥护的,他始终以国家大局为主首,以民族团结为重,反对分裂,反对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捕杀政策,多次明里暗中保护共产党员和青年进步人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时任建设厅长的石瑛就招用了阳新家乡的一批青年有识之士,其中有些是共产党员,后来国共合作破裂后,他积极保护,想办法使他们脱离危险,而幸免于难;
抗日战争爆发后,更是主张联合共产党,团结起来,一起抗日, 一致对外.他坚持只有团结共产党才能打败日本。因此,在国民党三中全会上,他同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14位中委联合提案:“恢复总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团结御海”.他对倭寇疾恶如仇,恨之入骨,在任南京市长时就因为反对汪精卫媚日,拒绝赴机场迎接日本朝日新闻访问团,愤而辞去南京市长职务.
1937年12月,他亲自与董必武联系,在应城县汤池协作开办“农村合作指导员训练班”,学员由共产党方面选派,经费由湖北省建设厅提供,指派李范一负责,由陶铸任顾问. “汤池訓练班”,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抗日骨干力量。李先念提詞为“汤池是发动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撑奌之一,为民族觧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训练班一共办了6期,为抗日根据地提供干部六百余人.他们遍布湖北各地农村,开展抗战、群众运动。
石瑛笃信“三民主义”,为把中囯建成民主、法治、宪政的富强国家奋斗终生。他一切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没有根深蒂固的一党独派观念,为了抗日救国,因而跟中共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有密切交往和走动。
他在任湖北省议会议长时,受董必武委托,曾多次保护、营救过革命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中共恩施市党史办1991年5月22日致信石瑛儿媳柯惠荣,信中写到:“您公公石瑛先生,曾在恩施任职时,支持、保护、营救、掩护过不少地下党员,做了大量工作,是有功的。”石瑛面对国民党当局对他的诬灭“叛党”追查, 他说:“一些王八蛋干的事早违背了国民党革命的初衷,他们才是真正的叛党!”
故乡之难 全力相帮
石瑛是阳新近代以来的一位最有学问、最有思想、最爱国爱民的一位名人,在当时也是家喻户晓最有知名度的“好官”和“乡贤”,他也深深的热爱这块哺育他成长的沃土,他热爱故乡,热爱故乡人民,他时刻惦记着家乡建设和人民的民生疾苦;
在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时,拨专款修建、整固韦源口至海口江堤,加固海螺山江堤,修建两段乡镇公路三十公里;
支持地方政府恢复了阳新儒学垴中学.
特别是甲戌、乙亥年(1934--1935年),惊闻家乡久旱,百年未遇,颗粒无收,饿死很多人,他倾其多年积蓄,自捐一万大洋在江苏购买大米、蚕豆、豌豆等大批粮食委托族人石常洪运回家乡救助灾民,使家乡以及通山、大冶的灾民渡过了饥荒难关,得以生存.
他在外为政其间,一有闲暇就回家乡,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宣传“三民主义”,访贫问苦,解决困难,鼔励发展工商业。特别是惦念家乡的儿童教育和小学教育,每次回乡都要走访当地的小学校,看望小学教师,他多次提出想在家乡办一所中学,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很是耿耿在心.
爱国精神 世代传扬
1943年石瑛65岁时,多年的风湿病症严重发作.7月,蒋介石亲自赴恩施看望他 ,并嘱咐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派飞机送石瑛赴四川歌乐山中央医院治疗.由于多年的风湿病症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病情发作,医生无回天之术, 12月4日,石老先生病逝于医院,临终时力呼“救国、救国、救国”三声.
石瑛先生逝世后,国民政府发布了政府令予以褒扬:
“湖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石瑛:
赋性纯朴,矢志忠诚,早岁隶籍同盟,负笈欧土,才兼文武,学具专门,嗣后办理沪上兵工,膺任南京市政及综理铨叙,莫不纲纪整饬,懋者勋勤.近年服务桑梓,誉望尤彰,方期籍重宏才,共图兴建, 遽闻淹逝,轸悼良深,应予明令褒扬,用资矜式.此令!”
当时的【新华日报】报道:“石瑛先生值得人们追忆的是他从政的清廉自守,和对官场的奢浮疾恶如仇.石瑛先生做官并不小,要发财并不难,可是他安贫如素.在抗战的今天,这样的操守是特别可贵.我们举目四顾,像石瑛先生那样做官能清苦廉洁的人,能有几个”.
12月27日,石瑛追悼会在重庆举行,蒋介石着青长袍、佩戴黑纱亲自点了三柱香、三鞠躬、默哀三分钟,送了挽幛“勋留党国,亮节清风”八个大字;国民政府三百多要员参加了公祭; 立法院院长居正致悼词;
董必武出席了追悼会,他的挽联是:
“从政清廉自守 处事刚正无私.” 。
湖北省政府和省参议会在恩施为石瑛举行了追悼会,阳新县政府和石氏族人在燕夏镇宝川社戏台广场为石瑛举行了“望祭”。
国民政府给予石瑛先生国葬待遇,安葬于武昌九峰山.
抗战胜利后石瑛先生的门生故旧筹集资金,在当时的湖北省政府大力支持帮助下,在武昌大成路孔庙旧址上创办“蘅青中学”,以作纪念。
现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为【石瑛传】出版题了词:
“德追古贤今日犹称圣人 才兼中西建造现代国家”
现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的题词是:
“两度留欧为强国 一生实干兴中华”.
总之,石瑛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元勋,是推翻满清统治功臣之一!“爱国爱民、振兴中华”这根红线始终贯穿他一生。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奋斗了一生.他一身清廉正气,满腔救国激情。他是爱民之典范,清廉之楷模,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栋梁,是阳新的精英,是石氏家族的骄傲!他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后代奋斗的一盏明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2011年11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石瑛传】在石瑛先生的故乡—通山县、阳新县隆重发行.
通山县县长胡娟出席了发行议式;
阳新县出席发行议式的有:
阳新县政协主席盛祥旭;
县人大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公福;
县政协副主席程春梅;
王英镇党委书记华黄河;
县人大原副主任、蘅青中学校友黄继烈;
县政协原副主席蔡定扬;
县政协原副主席曹树峰;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能来;
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屠玲莉;
县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石川;
以及县教育局、档案局等有关单位和部门领导;
还有石氏宗亲代表石顺海、石正松、石章才、石则刚、石军、石则龙等;
实验中学校长陈绪宝致欢迎词;
石瑛先生嫡孙女--武汉物资局原副局长石茝芳代表【石瑛传】作者讲话;
石瑛先生嫡孙--湖北省政府参事、武汉市政协常委、大鹏药业董事长石聿新讲话;
县人大原副主任黄继烈讲话;
县实验中学离休老领导许宏蕴讲话;
县教育局局长曹衍海讲话;
石瑛先生嫡孙---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石聿俊向县档案局及其它部门赠送【石瑛传】;
石瑛儿媳---柯慧荣向石瑛考取兴国州州试第一名的儒学---现阳新县实验中学捐献五万元作为石瑛先生奖学金基金;
阳新县政协主席盛祥旭满腔激情的作了总结讲话:
12月3日,在阳新县政协副主席程春梅、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屠琳莉陪同下,石瑛嫡孙---石聿俊、石聿新及其姐妹、家娟、后裔向鄂东南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12月4日下午驱车王英仙岛湖看望了王英家乡的领导、乡亲。同王英镇党委、政府领导华黄河、蔡克金等进行了恳谈;
还同石氏宗亲一道拜谒了石氏六顺堂落业祖---原兴国知州石登公陵墓。
石氏宗亲联谊会制作此专题片 ,旨在深刻缅怀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石瑛先生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追求民主、改善民生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教育后人牢记石瑛先辈的功德和恩典,激励后代以石瑛为典范,刻苦学习,立大志、创大业,多出人才,为中华民族复兴努力奋斗,作出更大贡献!
在制作中得到了石氏宗亲精英----
原中共阳新县委书记、咸宁地区行署副专员石宏希
通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石聪
黄冈市政研室副主任石怀全;
通山县委委员开发区党委书记、主任石则华
武汉大学后勤部财务部长石则松
江西省九江市农垦局原局长石勇;
江西省公安厅上饶交警大队大队长石则权;
中建二局副局长石聿亮;
中建二局天津分局党委书记石聿勇;
通山县工商银行行长石聿秋
通山县能源局局长石勇;
通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石桂芳;
阳新县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石立新
阳新县畜牧局副局长石兴旺、副科级干部石义武;
阳新县城北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石顺发;
阳新县财政局原党委书记石循水;
阳新县计划局原副局长石卫东;
阳新县经济局原副局长石正松;
阳新县冶金局原副局长石章才;
广东中山大学博士、教授石汉平;
武汉三十二中副教授石怀天;
深圳翠园中学副教授石磊;
武汉万鑫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石晓东;
武汉佳芝叶工贸公司总经理石顺武;
宁波市顺帆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长石顺国;
武汉市黄陂建筑公司总经理石望阶、副总石美涛;
武汉雄伟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则炀;
湖北鄂钢副经理 石纯开;
南京中山装潢公司总经理 石聿本;
阳新县来源建材装潢公司总经理石建水;
江西靖安合港村党支部书记石怀明;
阳新县王英镇泉丰村党支部书记石兴山
阳新县王英镇添胜村党支部书记石则枝
通山县燕夏镇新庄坪村党支部书记石聿权
阳新县王英镇东山村党支部书记石绍学
阳新县浮屠街镇十八折村党支部书记石义寿;
阳新县兴国镇莲花池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石义明;
阳新县王英镇谷贞村村委会主任石建明;
阳新县浮屠街镇华道村村委会主任石义明
孝感市滑石冲村党支部书记石兴初 、村委会主任石家栋;
孝感市理士桥村村委会主任石建刚;
武汉市黄陂区泡桐村委会主任石景;
江西石氏联谊会分会会长石顺秉;
黄孝石氏联谊会分会副会长石仁杰;
石瑛先生后裔
等人的大力资助 , 在此深表感谢!
祝愿大家
事业蓬勃发展,
工作顺利向上,
全家和睦幸福,
身体永远健康!
专题配音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003245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