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贵州磷矿企业沙画专题配音稿要厚重有力度的男配音员声音,专题配音网 配音老师录制。
利与天下 惠及员工
负重攀越 勇往直前
立足荣耀历史,放眼宽广未来
开磷之路——文明发展之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自然将一笔巨大宝藏深深的埋藏在巍峨起伏的贵州高原。直至公元1958年10月20日,这沉寂了15亿年的寂静才得以打破。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贵州开阳磷矿,是国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全国三大磷矿石生产基地之一。195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以《三阳开泰》为题,报道贵州开阳、云南昆阳、湖北襄阳三大磷矿基地的资源禀赋及建设情况。“三阳开泰”由此名扬天下。从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开磷人就没有停止过对地球深处的探索。从刚开始的钢钎二锤、人拉肩扛,到现在大山深处的大型无轨采掘设备,开磷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创业奇迹。
开磷矿区属于国家规划矿区,探明储量达10亿吨,具有磷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害杂质少、重金属元素镉检测不出的特点,五氧化二磷平均含量为33.67%,全国五氧化二磷含量超过33%的优质磷矿78%集中在开阳磷矿区,是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就可用于直接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优质原料,享有“磷中之王”的美誉。按照开磷矿区已探明储量和现有磷矿石生产能力,开磷矿区资源还可开采上百年,为开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1985年12月26日,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来到开磷视察,指示开磷要改变单一的磷矿石生产模式,走磷的深加工之路,把开磷建设成为贵州磷的深加工基地。开磷人吹响了实施战略转型的第二次创业号角,开磷的转型由此迈出步伐,开拓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跨越式文明发展之路。
专题配音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0032458号 |